桑植融媒10月20日讯(通讯员 熊蕊)10月20日,深秋时节,利福塔镇青龙村的田野间格外热闹。一颗颗红皮黄心的小香薯破土而出,在晨光中泛着温润光泽。眼下,村里200亩特色小香薯迎来采收季,村民们弯腰挥锄,将饱满结实的“金疙瘩”分拣装筐,发往全国各地。这片土地上的“甜蜜事业”,正成为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。

党建引路,“土疙瘩”变身“金疙瘩”
从不起眼的“土疙瘩”到走俏市场的“金疙瘩”,青龙村小香薯的“出圈”,离不开利福塔镇党委、政府的精准扶持。该镇大力推行“一村一品”发展模式,不仅定期派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指导,还整合资金修通产业路、完善灌溉设施,夯实发展根基。通过对接电商平台等举措,更助力青龙村小香薯打通产销“任督二脉”,品牌越叫越响。
“从试种到推广,镇党委、政府始终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。”青龙村党总支书记伍永清感慨道,“当初选定这个品种,是镇上带着我们反复调研市场后才拍板的。从选种育苗、田间管理,到技术指导、市场对接,他们把路铺到了田埂边,我们只管甩开膀子干!”
匠心耕耘,守住一口地道粉糯
采收的第一道工序从割薯叶开始。“割藤要讲究时机,这是我们多年摸索的经验。”村民李大姐一边娴熟地清理薯蔓,一边说道,“太早影响产量,太晚又会影响口感。”
紧接着是最考验手艺的挖薯环节。村民们顺着垄边小心掘进,一锄头下去,再轻轻一撬,一窝窝小香薯便完好无损地露了出来。“挖薯就像接生,要格外小心,”张大叔笑着比喻,“破了相就可惜了。你看这品相,蒸熟了肯定粉糯香甜!”

精挑细选,铸就舌尖上的“精品”
田埂边的分拣区里,村民们正对刚采收的小香薯进行严格筛选。“有疤的不要,个头不匀的不要,形状不规整的也不要。”青龙村党总支副书记曾令万认真地说道,“我们得对得起顾客的信任。”

在村部的冷库储藏室,进行第二轮精细分拣,按照特级、一级、二级分类包装。“这200亩地,预计总产量20万斤,但我们更看重品质。”利福塔镇青龙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表示,“经过精挑细选的小香薯粉度足、糖分高,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,有很多老顾客回购。”

夕阳西下,满载小香薯的货车缓缓驶出村庄。对于未来,伍永清信心满满:“下一步,我们计划开发薯干、薯粉等深加工产品,让青龙村的‘粉糯’香甜飘得更远。”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小小的香薯正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稳步前行。
责编:熊惠
一审:熊惠
二审:杨明
三审:陈建国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桑植县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
桑植县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顺利闭幕
桑植县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开幕
一图读懂丨桑植县第十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工作报告
张家界市“圆梦工程——关爱农村未成年人”主题示范活动在桑植举办
桑植县自然资源事项审议工作机制2025年第2次会议召开
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)2025年第10次集中学习举行
曹飞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2025年第25次会议
伴随着桑植的万物生长,打开脑洞,你还知道哪些桑植的“野生”汉字?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千年赶一街,一街赶千年。芙蓉桥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相会!感受桑植民俗文化#民俗文化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是谁,送你来到大桑植 #桑植白茶 #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#乡村振兴 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
张家界桑植芙蓉街第十届“三月街”等你来#歌里画里桑植等你 #民俗文化
清明祭祀请牢记!桑植方言版森林防火口诀!#森林防火#全民参与
15分钟×4万学生=?桑植县用课间改革交出活力答案
冲刺高考 桑植一中学子开启逐梦新篇
记河口乡沙洲村支部书记陈仙娥的奉献之路
下载APP


